能源紧张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方式

被引:7
作者
兰纪平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
能源; 文章; 院士; 突破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工业化; 能源紧张问题; 实现方式;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06.01.008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4 ;
摘要
2005年12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直陈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十分复杂。与此同时,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中国产经新闻》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称,中国的能源问题近期不算太紧张。他认为,中国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或者20年之后。他还乐观地认为,“而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完全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何祚庥院士这篇文章的发表,受到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从而在报纸和网络等媒体上引起广泛讨论。可再生能源是否能解决目前中国的能源紧张问题?中国到底是否存在能源危机?中国经济如何同环境保护协调同步? 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此期间我们也通过电话采访了何院士,他特别嘱我们补充以下观点:我们若再不对可再生能源加大开发和研究力度,20年后,我们的子孙将面临的是无法挽回的后果,随后他还给我们寄来了他与陈立泉院士撰写的“人类即将迎接太阳能时代”一文,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应天教授的题为《从几百个太阳到上万个太阳》的科学文章。陈应天教授这篇文章有科学论据,实验结果和成本核算,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刊将在下期做相应的介绍。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