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浪作用下的底泥悬浮沉降及内源释放量研究

被引:57
作者
逄勇 [1 ]
颜润润 [1 ]
余钟波 [2 ]
李一平 [1 ]
李瑞玲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教育部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 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 Las Vegas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内源释放; 再悬浮; 静沉降; 风浪; 沉积物; 太湖;
D O I
10.13227/j.hjkx.2008.09.034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分别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开展了5次野外实验,利用沉积物捕获器收集沉积物,采用Gansith公式法计算了沉积物的再悬浮通量,并建立了其与风速的关系;对代表不同风浪作用下的太湖悬浮物进行了7次静沉降实验,计算了悬浮物的静沉降通量,并建立了其与悬浮物浓度关系.以3.7 m/s为界对低泥悬浮沉降过程进行分解和概化,计算了2005年每日的悬浮沉降量,并利用近10年的风速资料估算了太湖年均内源释放量.结果表明,太湖每日的内源释放量受风速影响显著,和风速变化趋势较为接近,然而不同营养盐的释放状况却各不相同.太湖内源年均进入水体的净底泥量有19.03万t,冬季最大,夏季次之;就营养物质释放量而言,COD约4.96万t、总氮约7 773.0 t、总磷约275.5 t,其中秋季营养物质释放量最小,夏季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456 / 24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太湖水体透明度影响因子实验及模型研究.[D].李一平.河海大学.2006, 06
[2]   A REVIEW OF METHODS USED TO MEASURE SEDIMENT RESUSPENSION [J].
BLOESCH, J .
HYDROBIOLOGIA, 1994, 284 (01) :13-18
[3]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re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shallow and wind-exposed Lake Arres?; Denmark.[J].Martin S?ndergaard;Peter Kristensen;Erik Jeppesen.Hydrobiologia.1992, 1
[4]   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的再悬浮通量 [J].
李一平 ;
逄勇 ;
李勇 .
水利学报, 2007, (05) :558-564
[5]  
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模式及其估算方法——以太湖为例.[J].秦伯强;朱广伟;张路;罗潋葱;高光;Gu Binghe;.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 S2
[6]   太湖水体中悬浮物研究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罗潋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3) :266-271
[7]   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内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 [J].
秦伯强 ;
胡维平 ;
高光 ;
罗敛葱 ;
张金善 .
科学通报, 2003, (17) :1822-1831
[8]   太湖波浪与湖流对沉积物再悬浮不同影响的研究 [J].
罗潋葱 ;
秦伯强 .
水文, 2003, (03) :1-4
[9]   大型浅水湖泊内源营养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探讨 [J].
秦伯强 ;
范成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55-58
[10]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J].范成新;刘元波;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200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