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列藻在营养限制胁迫下的超补偿生长研究

被引:23
作者
段舜山
郭羽丰
刘振乾
李爱芬
徐宁
张亚楠
陈洁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四列藻; 胁迫; 超补偿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四列藻在营养限制胁迫下培养 1 0 d后 ,在恢复营养进行培养的初期 ( 1~ 5 d) ,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生长能力。与持续正常营养培养的对照组比较 ,两者间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 ( P<0 .0 5 )。四列藻超补偿生长的主要特征表现是在恢复营养进行培养的初期 ,处理组的藻细胞比对照组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 ,细胞数增多 ,叶绿素 a含量和生物量增高 ,细胞数净增率最高达 68.2 %~ 1 2 1 .1 % ,生物量净增率最高达 2 1 .8%~95 .3%。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 ,由于环境容量的限制 ,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到了培养的后期 ,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各生长参数都趋于一致。同时发现 ,在受到营养限制胁迫后 ,藻细胞内蛋白质、细胞内糖和蛋白质 /糖 ( P/C)的比值发生了变化 ,但是在恢复营养进行培养 1 0 d后 ,均基本上恢复至处理前的水平。藻类中存在的这种超补偿生长特性有可能是引起藻华和赤潮的一个生物内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97 / 13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志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3]   Effect of restricted feeding regimens on compensatory weight gain and body tissue changes in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in ponds [J].
Kim, MK ;
Lovell, RT .
AQUACULTURE, 1995, 135 (04) :285-293
[4]   蛋白核小球藻在光胁迫下的超补偿现象 [J].
刘宁宁 ;
段舜山 .
生态科学, 2002, (01) :53-54
[5]   对辽东湾夜光藻赤潮和叉状角藻赤潮成因的初步研究 [J].
周遵春 ;
马志强 ;
薛克 ;
王年斌 ;
郭皓 ;
韩德武 .
水产科学, 2002, (02) :9-12
[6]   植物补偿性生长与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J].
安渊 ;
李博 ;
杨持 ;
徐柱 ;
阎志坚 ;
韩国栋 .
中国草地, 2001, (06) :2-6
[7]   鲤鱼的补偿生长及饥饿对淀粉酶的影响 [J].
王燕妮 ;
张志蓉 ;
郑曙明 .
水利渔业, 2001, (05) :6-7
[8]   水产动物继饥饿或营养不足后的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J].
吴立新 ;
董双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943-946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色巴夫藻生长的影响 [J].
赵素芬 ;
刘东超 ;
丘慧明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9, (04) :21-25
[10]   反刍家畜补偿生长能力的研究进展 [J].
陈志伟 ;
侯先志 ;
赵志恭 .
中国草食动物, 1999, (05)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