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

被引:62
作者
许泉
芮雯奕
何航
吴峰
罗鸿
卞新民
张卫建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密度; 土壤碳收集; 区域差异; 全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为区域性土壤生产力培育提供技术参考;为区域性农田土壤碳收集技术选择和配套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研究不同用地方式下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状况。结果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81~12.68kg·m-2,平均为3.15kg·m-2,其中西南区最高,平均达3.63kg·m-2;华北区最低,平均为3.00kg·m-2。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异系数为57%,显著比非农业土壤的变异系数低35个百分点。不同用地方式下,水田耕层有机碳密度比旱地的平均高13个百分点,但水田有机碳密度的区域变异显著低于旱地。另外,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显著低于非农业土壤,农田中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又显著小于旱地。结论农田尤其是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可能更多的是受人为因素影响,人为调控潜力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505 / 25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北三省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模拟研究 [J].
邱建军 ;
王立刚 ;
唐华俊 ;
李红 ;
Changsheng Li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8) :1166-1171
[2]   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研究 [J].
孙维侠 ;
史学正 ;
于东升 ;
王库 ;
王洪杰 .
土壤学报, 2004, (02) :298-300+331
[3]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李安波 .
土壤学报, 2004, (01) :35-43
[4]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J].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代静玉 ;
周运超 ;
张平究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609-618
[5]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统计研究 [J].
金峰 ;
杨浩 ;
蔡祖聪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1, (04) :522-528
[6]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李克让 ;
朱松丽 ;
黄方红 .
地理学报, 2000, (05) :533-544
[7]   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 [J].
潘根兴 .
科技通报, 1999, (05) :330-332
[8]   大气、海洋、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 [J].
丁一汇 ;
耿全震 .
气象, 1998, (03) :12-17
[9]  
中国土种志[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 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