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频突发性聋的分型探讨

被引:16
作者
梁振 [1 ,2 ]
余力生 [1 ]
夏瑞明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2] 唐山市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关键词
听觉丧失,突发性; 治疗结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64.437 [];
学科分类号
100213 ;
摘要
目的了解全频突发性聋的分型及其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就诊的87例全频突发性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均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血栓通治疗。结果根据听力下降的速度将全频突发性聋分为缓降型和骤降型,缓降型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4.4%(27/32)及68.8%(22/32),骤降型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52.7%(29/55)及32.7%(18/55);缓降型预后明显好于骤降型(P<0.01)。根据听力下降的程度将全频突发性聋分为平坦型和全聋型,以平均听阈90 dB作为划分标准时平坦型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73.3%(44/60)及53.3%(32/60),全聋型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44.4%(12/27)及29.6%(8/27);平坦型预后明显好于全聋型(有效率P<0.01,显效率P<0.05)。结论全频突发性聋有必要进一步分型。根据听力下降的速度可分为缓降型和骤降型,缓降型预后明显好于骤降型;根据听力下降的程度可分为平坦型和全聋型,全聋型预后较差,以平均听阈90 dB作为平坦型和全聋型的划分标准更为合适。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全聋型和重度平坦型突发性聋的治疗及预后[J]. 夏瑞明,李华亭,余力生.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10)
[2]  
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08)
[3]   我国突发性聋临床防治研究论文评价 [J].
郭维 ;
杨仕明 ;
杨伟炎 ;
顾瑞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04) :52-54
[4]   豚鼠内耳磁微粒栓塞缺血模型初探 [J].
李洪涛 ;
周定蓉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 (02) :29-31+86
[5]   光化学法建立豚鼠耳蜗微循环障碍模型的初步报告 [J].
张学渊,汪吉宝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5, (05) :285-288
[6]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黄选兆,汪吉宝主编, 1998
[7]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dden-onset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 study of 51 patients[J] . Mani H Zadeh,Ian S Storper,Jaclyn B Spitzer.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 . 2003 (1)
[8]   High-dose methylprednisolone treatment in experimental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J].
Slivka, AP ;
Murphy, EJ .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01, 167 (01) :166-172
[9]   Laser Doppler measurements of inner ear blood flow during experimental thrombosis of cochlear blood vessels in the guinea pig [J].
Scheibe, F ;
Haupt, H ;
Grunert, H .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1997, 254 (02)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