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国际经验及中国路径

被引:10
作者
金仁淑 [1 ]
王森垚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2]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国际经验; 中国路径;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21.03.025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顺应百年变局的主动选择,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比较研究世界经济史中荷兰、英国、日本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内外循环发展可知,能否构建一个立足国内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是影响国家兴衰的关键。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理解"循环",它是个体资本循环和社会总资本循环的统一,是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辩证统一的过程,是国家参与全球化世界历史进程的前提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要实现经济循环和产业联通。所以,基于历史经验、原理规律和现实要求,中国应推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循环,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最终形成内外循环畅通的新发展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机制研究 [J].
姚树洁 ;
房景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6 (06) :10-23
[2]   三十多年前,日本也曾“经济内循环” [J].
付一夫 .
记者观察, 2020, (25) :36-39
[3]   国外政治经济学研究最新进展与启示 [J].
李连波 .
当代经济研究, 2020, (07) :46-60+113
[4]   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增长与大国博弈 [J].
何昌勤 ;
刘煜 .
河南社会科学, 2020, 28 (04) :20-27
[6]   东亚模式转型与中国发展道路 [J].
全毅 .
新东方, 2009, (12) :9-16
[7]   世界市场和科技革命:经济腾飞的两个巨轮——世界经济强国盛衰的历史启迪 [J].
余建华 .
世界经济研究, 2004, (07) :4-9
[8]   日本“贸易立国”战略在战后资本积累中的作用 [J].
李萍 .
日本问题研究, 2002, (04) :1-4
[9]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与目标取向.[N].王东京;.经济日报.2020,
[10]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与重点任务.[N].史丹;.经济日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