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以几起网络公共事件为例

被引:80
作者
高恩新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议题建构; 共意动员; 互联网公共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互联网公共事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是什么因素通过何种作用机制推动那些与特定事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社会成员参与此类事件?本文借助"共意性社会运动"的概念,利用相似性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互联网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动员机制。议题合法性、网络舆论一致性和议题传播的广泛性是互联网公共事件成功的保障。互联网发挥的议题建构、共意动员功能受制于议题的新闻和社会价值、网络关注度、媒体互动深度、网络报道空间等因素。成功的互联网公共事件必须能够在"媒体空间"内建构合法化的议题,克服互联网沟通结构的内在缺陷,才能实现共意动员,维持在线集体行动的成功。但是,研究者不应该夸大互联网公共事件的社会意义,其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受到网络舆论内在分裂倾向的制约,往往是特定的、暂时性的。互联网公共事件能否推动社会制度变迁取决于政府制度化该类事件的能力和意愿、互联网舆论的结构以及网络参与者的理性沟通等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4+127 +127-1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集体行动研究:基于网络的视角 [J].
蔡前 .
求实, 2009, (02) :44-48
[2]   公共事件凸显治理脱节 [J].
张先国 ;
刘娟 ;
杨成军 .
瞭望, 2008, (05) :12-13
[3]   手机短信在公共危机处理中的效能和问题分析 [J].
张文娟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S3) :39-40
[4]   互联网发展对社会抗议的影响研究 [J].
唐杰 .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63-66
[5]  
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戈德斯通 (Goldstone, 2009
[6]  
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吴忠民, 2008
[7]  
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曾鹏, 2008
[8]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M]. 格致出版社 , (美) 蒂利, 2008
[9]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10]  
运动中的力量[M]. 译林出版社 , (美)西德尼·塔罗(SidneyTarrow)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