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索权”视角下信息弱势体公共服务供给的偏狭性及其治理

被引:43
作者
杨嵘均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信息弱势群体; 技术索权; 公共服务; 偏狭性;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8.06.01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技术索权"是相对于"技术赋权"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意在说明人们的权利行使受到技术的约束和限制。"技术索权"的视角来看,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智能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剥夺了一部分公民平等享受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信息权利,并由此产生了信息弱势群体。然而,国家和政府还没有充分关注到这一弱势群体权利失却的问题,其导致的结果就是信息弱势群体公共服务供给被严重忽视乃至忽略。事实上,从政治哲学层面来看,信息弱势群体公共服务供给偏狭性的问题是一个有悖于现代公平正义与公共精神的社会问题。所以,国家和政府必须充分关注并保障信息弱势群体所应享有的信息公共服务的权利与正当需求,努力构建一个突破"技术索权"限制的信息弱势群体公共服务供给的运行机制,以维护和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正义性和公共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般数据、虚体、数字资本——数字资本主义的三重逻辑 [J].
蓝江 .
哲学研究, 2018, (03) :26-33+128
[2]   科学技术的公共性及其重构 [J].
王维国 ;
汪天文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16 (01) :101-106
[3]   公共行政“公共性”的概念解析 [J].
张雅勤 .
浙江学刊, 2012, (01) :88-92
[4]   论我国信息弱势群体电子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构建 [J].
王少辉 .
电子政务, 2010, (10) :39-44
[5]   论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对策 [J].
梁新华 ;
王丙炎 .
情报杂志 , 2008, (03) :129-131
[6]  
公共性视野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M]. 人民出版社 , 张雅勤, 2017
[7]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
[8]  
公共性理论研究[M]. 党建读物出版社 , 曹鹏飞, 2006
[9]  
公共行政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DavidH.Rosenbloom)等著, 2002
[10]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