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耐受形成中脑内一氧化氮合成酶及L-精氨酸的变化

被引:3
作者
刘宏雁
赵虹
吕国蔚
王维忠
机构
[1] 白求恩医大第三临床学院中心研究室!吉林长春,白求恩医大第三临床学院中心研究室!吉林长春,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北京,白求恩医大第三临床学院中心研究室!吉林长春
关键词
缺氧耐受性; L-精氨酸; 一氧化氮合成酶;
D O I
10.13481/j.1671-587x.2000.02.005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 :探讨缺氧耐受形成中脑内一氧化氮 ( NO)减少的机理。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 Acc Q·Tag柱前衍生法测定缺氧耐受形成中小鼠脑内 L-精氨酸含量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缺氧耐受形成中小鼠脑内一氧化氮合成酶 ( NOS)活性。结果 :L-精氨酸 :1次缺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有升高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2 ,3,4次缺氧组比 1次缺氧组明显下降 ( P<0 .0 5) ;2 ,3,4次缺氧组比正常对照组有下降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1次缺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NOS活性显著升高 ;4次缺氧组与 1次缺氧组比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结论 :脑内 L-精氨酸含量减少及 NOS活性增加的抑制 ,导致脑内 NO合成减少 ,促进了缺氧耐受性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一氧化氮在缺氧耐受形成中的作用 [J].
刘宏雁 ;
赵红 ;
王维忠 ;
吕国尉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8, (02) :52-54
[2]   急性重复缺氧对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J].
吕国蔚 ;
史美棠 ;
李凌 ;
安仰原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2, (04) :42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