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家庭农场发展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

被引:73
作者
徐会苹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3.04.040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德国家庭农场,是世界公认的家庭农场的典范。二战后原西德政府成立时,其农户基本上也都是小块农田,与当前中国的农地发展状况极为相似。德国在家庭农场形成过程中通过实行土地整理措施为农场规模扩大提供了强力基础;明晰的土地产权制度使土地交易和租赁市场非常活跃,有利于家庭农场规模的扩大;政府政策资金的强力支持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完善的农业教育体制,为农场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中国在家庭农场发展中应以德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历史为鉴,完善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资金支持,加大现代农场主的培育。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德国农业职业教育印象.[N].梅隆;.农民日报.2009,
[2]   德国的农地产权管理 [J].
杨国新 .
农村经营管理, 2011, (02) :47-47
[4]   德国对核心农户的扶持政策 [J].
刘继芬 .
世界农业, 2005, (08) :31-33
[5]   德国的农业规模经营 [J].
高启杰 ;
齐顾波 .
中国农垦经济, 1997, (03) :46-48
[6]   联邦德国的土地交易 [J].
方西屏 .
中国土地科学, 1994, (01) :38-42
[7]  
耕地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潘宇.中国政法大学.2010, 01
[8]  
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研究.[D].陈建民.苏州大学.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