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思考——国际(地区)比较的视角

被引:7
作者
陈红莉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化; 国际(地区)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国家和中国香港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历史,在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将中国内地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与之比较,并得出如下特征:第一,中国内地专业化过程不像西方社会经过漫长酝酿和积累,职业化先于专业化,在各种必须的专业特质缺乏情况下快速推进;第二,政府主导;第三,专业教育先于专业实践,其专业化的推动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工作教育界;第四,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衔接还存在制度上的制约,社会工作职业化同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一些冲突;第五,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受西方影响很大,同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本土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尚未成熟。这些不同于西方和中国香港的发展特征使得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二大困境:制度与组织困境;文化困境。因此,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在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价值观保持足够的敏感同时,对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及文化的主体性要有足够的体验和尊重。在文化、政治有很大差异的中国,应有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服务在不同制度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专业化道路,这并不影响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简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J].
李文君 .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 (11) :19-21
[2]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实践逻辑 [J].
王丽丽 .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 (10) :12-15
[3]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 [J].
李迎生 .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5) :109-114
[4]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J].
李立文 ;
余冲 ;
戴利朝 .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 2007, (12) :6-9
[5]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 [J].
王思斌 .
学习与实践, 2007, (03) :5-10+1
[6]  
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探索[J]. 贺立平.新资本. 2007 (01)
[7]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J]. 文军.新资本. 2007 (01)
[9]   上海社工职业化模式问题与展望 [J].
陈为雷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4
[10]   体制转变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J].
王思斌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