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转移的不完全合约激励措施研究——基于经济人假设与互惠性假设条件下的对比性博弈均衡分析

被引:3
作者
穆荣 [1 ]
张同建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知识转移; 激励理论; 模型; 分析;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1.01.002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行为,是实现知识的资本性功能的有效方式。知识理论中关于隐性知识转移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宏观理论领域,缺乏对微观层面的应用性探讨。隐性知识转移模型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着天然的拟合性,但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前提下的完全合约理论对隐性知识转移行为不存在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借助于莫里斯—霍姆斯特姆模型的简化形式,通过对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隐性知识转移行为的博弈均衡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不完全合约的互惠性激励措施在隐性知识转移活动中更具有现实性的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J].
张晓燕 ;
李元旭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01) :28-33
[2]   互惠利他博弈的人学价值 [J].
郭菁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 (11) :5-8
[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4
[4]  
激励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让-雅克·拉丰(Jean-JacquesLaffont),(法)大卫·马赫蒂摩(DavidMartimort)著, 2002
[5]  
The Tacit Dimension. Polanyi M.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 1966
[6]  
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Experimental Evidence. MILLER A. The Economic Journal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