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牛彦平
郭非
王马魁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复科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省石家庄市
关键词
椎动脉/超声检查; 颈椎; 手法,骨科;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4.1 [推拿、按摩、捏积];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hy,TCD)检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手法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手法治疗组40例与常规治疗组42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TCD,观察手法治疗后血流平均速度的变化。结果:①82例患者治疗前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常规组治疗前左侧椎动脉(leftvertebroarterialartery,LVA)、右侧椎动脉(rightvertebroarterialartery,RVA)、基底动脉的值分别为(18.2±11.4),(19.2±12.3),(22.7±11.7)cm/s,手法组治疗前的值分别为(17.8±11.6),(19.4±10.9),(23.3±12.1)cm/s(P<0.05)。TCD异常率为75.6%(62/82例)。②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手法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更明显,常规组治疗后LVA、RVA、基底动脉的值分别为(23.6±10.5),(24.4±10.3),(28.8±9.7)cm/s,手法组治疗后的值分别为(25.4±9.7),(26.6±8.9),(29.4±9.5)cm/s(P<0.05)。结论:手法治疗可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10 / 151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M].李义凯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
[2]  
实用脊柱病学.[M].潘之清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对椎动脉与颈椎病发病关系的认识 [J].
袁文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 (04) :19-20
[4]   彩色多普勒新指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J].
李涛 ;
张峰 .
医师进修杂志, 2003, (04) :31-32
[5]   小剂量甘露醇对急性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作用初探 [J].
于恺 ;
吴志生 ;
宫淑杰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2) :274-274
[6]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J].
殷浩 ;
刘献祥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1, (01) :63-65
[7]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 [J].
孙宇 ;
陈琪福 .
中华外科杂志, 1993, (08) :4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