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

被引:173
作者
叶德珠 [1 ]
连玉君 [2 ]
黄有光 [3 ]
李东辉 [4 ]
机构
[1] 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及金融系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3]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4]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关键词
消费文化; 自我控制认知偏差; 双曲线贴现; 扩大内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3.55 [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曲线贴现模型中锁定技术能有效纠正"自我控制"认知偏差,从而消解儒家文化对消费的深度抑制,可为扩大内需政策创新提供思路启发和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 [J].
朱信凯 ;
骆晨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140-153
[3]   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J].
罗楚亮 .
经济研究, 2004, (04) :100-106
[4]   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 [J].
万广华 ;
张茵 ;
牛建高 .
经济研究, 2001, (11) :35-44+94
[5]   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 [J].
龙志和 ;
周浩明 .
经济研究, 2000, (11) :33-38+79
[6]  
奢侈带来富足[M]. 中信出版社 , (德)沃夫冈·拉茨勒著, 2003
[7]  
China’s Consumption Paradox: Causes and Consequences[J] . Arthur Kroeber.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 2011 (3)
[8]  
An Integra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exual Motivation, Arousal, and Behavior[J] . Frederick Toates.Journal of Sex Research . 2009 (2-3)
[9]  
MAPping the Frontiers: Theoretical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on Memory, Affect, and Persuasion[J] . Gita Venkataramani Johar,Durairaj Maheswaran,Laura A. Peracchio.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 2006 (1)
[10]  
Voluntary Self‐Control: Education reform as a governmental strategy[J] . Ludwig A. Pongratz.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