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62
作者
朱俊成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多中心; 区域共生; 协同发展; 武汉城市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0.08.010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72 / 12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机理 [J].
冷志明 ;
易夫 .
经济地理, 2008, (03) :433-436
[2]   基于共生理论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协同发展——以武陵山区为例 [J].
尹少华 ;
冷志明 .
经济地理, 2008, (02) :242-246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两大重点——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J].
陈斐 ;
陈秀山 .
生产力研究, 2007, (13) :70-71+88
[4]   城镇群的共生发展研究——以浙中金华城镇群为例 [J].
马永俊 ;
胡希军 .
经济地理, 2006, (02) :237-240
[5]   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J].
李二玲 ;
覃成林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2, (04) :76-78
[6]   试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 [J].
吴殿廷 .
地理研究, 2001, (02) :238-246
[7]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01, (02) :136-145
[8]   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J].
陆大道 ;
刘毅 ;
樊杰 .
地理学报, 1999, (06) :496-508
[9]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5) :4-20+204
[10]   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南北发展差异 [J].
陈钊 .
地理研究, 1999, (01) :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