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分权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基于经验分析的判断、假说及检验

被引:135
作者
王文剑 [1 ]
覃成林 [2 ]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攫取之手”; 地区经济结构;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8.01.004
中图分类号
F812.7 [地方财政];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202 ; 020202 ;
摘要
分税制改革后,各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拥有更加强烈的激励扩大预算外收入,加大对地区经济的攫取。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经济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的地区也表现各异,并最终导致财政分权的增长效应呈现出地区性差异。本文通过构造反映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计量指标,运用1997 ̄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的结论是: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越发达,地方政府"攫取之手"就越少。因此,在非农产业和非国有制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反。本文认为加大对预算外收入的约束、改革转移支付体系和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将会逐步扭转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的不利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2]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3]   分税制改革与税收快速增长:基于分权契约框架的分析 [J].
郭庆旺 ;
吕冰洋 .
税务研究, 2006, (08) :10-14
[4]   政府间财政改革、金融深化与中国的地区差距:脱落的环节(英文) [J].
张军 ;
金煜 .
SocialSciencesinChina, 2006, (01) :143-159
[5]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 [J].
乔宝云 ;
范剑勇 ;
冯兴元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37-46+206
[6]   为增长而竞争:中国之谜的一个解读 [J].
张军 .
东岳论丛, 2005, (04) :15-19
[7]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8]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陈秀山 ;
徐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5) :117-129+207
[9]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40
[10]   财政分权中非正式财政收入的膨胀及后果 [J].
杨雷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03)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