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国家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8
作者
苏敬勤
洪勇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能力; 发展路径; 提升途径; 产业差异;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08.03.002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技术能力发展路径、技术能力提升途径以及技术能力提升过程的差异性三个角度研究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以华松和吉利两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情况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遵循着从技术引进到自主性创新逐步演进的路径,自主研发活动是后发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过程因不同产业产品或技术特性等的不同会呈现出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63 +63-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技术模式与中国产业技术追赶 [J].
唐春晖 ;
唐要家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59-65
[2]   吉利造车现象——关于吉利自主创新的调研报告 [J].
梅永红 ;
封凯栋 .
中国软科学, 2005, (11) :1-10
[3]   自主开发——强国之道 [J].
金履忠 .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07) :1-6
[4]   为什么自主开发是学习外国技术的最佳途径?——以日韩两国汽车工业发展经验为例 [J].
路风 ;
封凯栋 .
中国软科学, 2004, (04) :6-11
[5]   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轨迹 [J].
赵晓庆 ;
许庆瑞 .
科研管理, 2002, (01) :70-76
[6]   技术学习过程的新模式 [J].
谢伟 .
科研管理, 1999, (04) :1-7
[7]   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 [J].
吴晓波 .
科研管理, 1995, (02) :27-35
[8]  
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路风,封凯栋著, 2005
[9]  
Technological regimes, catching-up and leapfrogging: 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J] . Keun Lee,Chaisung Lim.Research Policy . 2001 (3)
[10]   Managing R&D in technology-followers [J].
Forbes, N ;
Wield, D .
RESEARCH POLICY, 2000, 29 (09) :109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