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景资源的模糊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42
作者
杨汉奎
机构
[1]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风景资源; 景观资源; 旅游资源; 风景区; 石林; 岩溶地貌; 贵州省; 模糊评价; 风景名胜区; 旅游区; 游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风景资源是兴办旅游业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对风景资源的调查大多为文人墨客之游记,仅限于文学描述。这种记叙无疑是粗犷的,特别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某些记叙有误,臆想性太大。同一风景画面之优劣,因人所好而褒贬不一,即使同一游者先后几次评述,也有较大出入。因而近几年,有些学者就谋求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对风景区进行美学评价、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本文将采用模糊数学概念,应用特尔裴法对贵州的风景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作出初步的区划。联系地理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用开发模型框图分析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黄果树区域喀斯特景观 第一章 黄果树区域自然概况 [J].
杨汉奎 .
环保科技, 1984, (Z1) :1-14
[2]   岩溶风景资源简介 [J].
杨汉奎 .
环保科技, 1981, (02) :20-27
[3]  
南京山水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殷维翰 主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