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19
作者
余勇
田金霞
机构
[1] 吉首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 IPA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运用IPA分析法对武陵源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武陵源旅游目的地形象建立在过硬的基础设施之上,软件建设相对不足,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从总体上看,武陵源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的预期还存在差距,其中民俗文化独特性、当地物价水平、旅游商品品质属于弱势项目,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128 / 1131+1142 +1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细分研究——基于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视角 [J].
罗芬 ;
钟永德 .
经济地理, 2011, 31 (02) :333-338
[2]   世界遗产价值分析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以武陵源自然遗产为例 [J].
邵佳 ;
冷志明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27 (02) :178-180
[3]   基于IPA方法的“兰洽会”参展商满意度研究 [J].
李映洲 ;
戚艳伟 .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 (01) :127-130
[4]   基于IPA方法的城市滨水区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子分析——以南京沿江地区为例 [J].
陆杏梅 ;
沙润 ;
田逢军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3 (02) :120-125
[5]   基于IPA评价的会展旅游特征感知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 [J].
谢丽佳 ;
郭英之 .
旅游学刊, 2010, 25 (03) :46-54
[6]   基于SEM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因素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J].
王纯阳 ;
黄福才 .
经济管理, 2010, 32 (03) :92-100
[7]   生态旅游地资源空间承载力研究——以武陵源杨家界景区为例 [J].
熊鹰 ;
董成森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02) :110-112
[8]   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过程中的“先入为主”与“既成事实”效应研究——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 [J].
刘睿文 ;
肖星 ;
吴殿廷 ;
雷引周 .
人文地理, 2006, (01) :34-40
[9]   旅游调研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技术探讨——以荷兰纳米根市(Nijmegen)旅游形象调研为例 [J].
杨明 .
旅游学刊, 2005, (01) :84-89
[10]   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程金龙 ;
吴国清 .
旅游学刊, 2004, (02)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