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性分析

被引:56
作者
崔学刚 [1 ,2 ]
方创琳 [1 ]
张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环境规制强度; 城镇化质量; 协调性; 京津冀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摘要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耦合关系,而环境规制作为人类对环境的主动调节行为,能够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关系产生积极影响。论文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以成本-效益理论和效率-水平理论为基础,分别构建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在时空格局上呈现高度吻合,两者均以京津为双峰值点,并向南北两翼梯度递减。之后,采用象限图分类识别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协调类型进行划分,从而判断两者协调性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结论如下:1)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两者相关系数为0.82,但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不协调状态同样显著,两者基本协调的样本数仅占样本总数的13%,说明正处于初级协同阶段;2)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整体水平偏低,达到高水平的城市仅有北京市和天津市,但两者整体水平增强态势显著,石家庄市、唐山市等次级中心城市,以及秦皇岛市、沧州市等经济较发达城市已由低水平步入中等水平;3)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质量协调性呈现圈层状空间格局,主要分为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围圈层3个圈层,且核心圈层协调性优于中间圈层,再优于外围圈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7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新常态下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及其大气环境效应研究 [J].
徐成龙 ;
程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10) :1662-1674
[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研究的国际进展与总体评价(英文) [J].
方创琳 ;
刘海猛 ;
李广东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6, 26 (08) :1081-1116
[3]   环境规制、要素投入结构与工业行业转型升级 [J].
童健 ;
刘伟 ;
薛景 .
经济研究, 2016, 51 (07) :43-57
[4]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的计量分析——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J].
王家庭 ;
毛文峰 .
经济地理, 2016, 36 (06) :148-154+129
[5]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分析 [J].
张引 ;
杨庆媛 ;
闵婕 .
地理学报, 2016, 71 (05) :817-828
[6]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 [J].
方创琳 ;
周成虎 ;
顾朝林 ;
陈利顶 ;
李双成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31-550
[7]   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J].
冯霞 ;
刘新平 .
干旱区地理, 2016, 39 (02) :420-427
[8]   中国环境规制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J].
程钰 ;
任建兰 ;
陈延斌 ;
徐成龙 .
地理研究, 2016, 35 (01) :123-136
[9]  
吉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J]. 谭俊涛,张平宇,李静,刘世薇.应用生态学报. 2015(12)
[10]   中国环境规制、地理区位与企业生产率增长 [J].
黄志基 ;
贺灿飞 ;
杨帆 ;
周沂 .
地理学报, 2015, 70 (10) :1581-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