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收入份额“U形”演变规律的新解释:要素禀赋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的视角

被引:38
作者
王林辉 [1 ]
赵景 [2 ]
李金城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技术进步方向; U形规律; 门限效应;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5.10.002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当前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已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有文献更多地从产业结构、制度和劳动者谈判力等角度展开分析,相关观点对某一特定经济体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却无法诠释世界范围内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为此,文章从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重新审视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成因,采用供给面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算了全国及各地区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结果显示,中国的技术进步整体上呈现资本偏向性,即更有助于提高资本边际产出而恶化劳动收入分配地位。文章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方法检验了要素禀赋结构、技术进步方向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研究发现,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决定了劳动收入份额的U形演变规律,即劳动收入份额随劳均资本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转折阈值约为6.381万元;我国多数地区处于U形走势左侧,只有部分地区跨越了门限值而进入到劳动收入份额上升通道。因此,若要有效抑制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应关注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收入份额:一个新的解释 [J].
王忠 ;
黄佳祥 ;
黎富森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5) :31-37
[2]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吗? [J].
董直庆 ;
安佰珊 ;
张朝辉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53 (04) :65-74
[3]   论要素收入分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J].
郭庆旺 ;
吕冰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2) :46-62+207
[4]   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要素收入分配效应 [J].
王林辉 ;
韩丽娜 .
求是学刊, 2012, 39 (01) :56-62
[5]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戴天仕 ;
徐现祥 .
世界经济, 2010, 33 (11) :54-70
[6]   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罗长远 ;
张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65-79+206
[7]   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 [J].
白重恩 ;
钱震杰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27-41
[8]   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 [J].
李稻葵 ;
刘霖林 ;
王红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70-82
[9]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10]   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 [J].
白雪梅 .
管理世界, 2004, (06)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