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0年代大萧条的反思

被引:8
作者
昌忠泽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
关键词
大萧条;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反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9 [世界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从 30年代开始 ,人们一直对大萧条的成因进行研究。迄今 ,经济学家对美国如何陷入萧条 ,如何走出萧条的问题存在激烈的争论。本文将有关大萧条成因的不同观点分为两大类 :凯恩斯主义解释和货币主义解释 ,对两类解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 ,概括了美国如何走出大萧条的不同论点 ,最后对大萧条进行了若干反思和总结。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可大大增强人们预防大萧条发生的能力 ,对当前我们制定反通货紧缩的政策有一定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UNEMPLOYMENT, INFLATION, AND WAGES IN THE AMERICAN DEPRESSION - ARE THERE LESSONS FOR EUROPE [J].
BERNANKE, B ;
PARKINSON, M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9, 79 (02) :210-214
[2]  
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M].(英)布赖恩·斯诺登(BrianSnowdon)等著;苏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3]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英)M.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著;徐毓〓译;.商务印书馆.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