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渎职的经济分析
被引:13
作者
:
杨晓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系
杨晓维
机构
: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系
来源
:
经济研究
|
1994年
/ 01期
关键词
:
查处概率;
私人成本;
政治;
组织费用;
实施费用;
私人费用;
薪金收入;
经济;
私人收益;
履职水平;
代理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06 [经济学分支科学];
学科分类号
:
0201 ;
摘要
:
<正> 渎职在本文中指未能充分履行职责的故意行为。因此,渎职不仅包括因收受贿赂而导致的错误行为或通常所说的腐败现象,还包括并未直接受惠于他人的玩忽职守、不负责任、消极怠工等行为。加里·贝克尔(1968)和斯蒂格勒(1974)的开创性工作表明,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非经济领域,渎职犯罪的当事人都是追求自身最大化效用或利益,并能够进行收益—成本计算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