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

被引:133
作者
葛和平 [1 ]
钱宇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体系构建; 数字普惠金融; “U”型影响;
D O I
10.13891/j.cnki.mer.2021.05.014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缓解"三农"问题,服务乡村振兴。文章构建了"两高、三度、三风、三治、三富"的乡村振兴评价体系,并使用空间滞后(SAR)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作用拐点在16.51-18.11之间,现阶段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水平整体已越过临界点,主要发挥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将率先促进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财政分权、信息化水平等可以有效改善乡村治理水平。为此提出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体制机制、注重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公共治理能力等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异质性研究 [J].
王永仓 ;
温涛 .
现代经济探讨, 2020, (11) :56-69
[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J].
任晓怡 .
现代经济探讨, 2020, (10) :65-75
[3]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 [J].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何宗樾 .
经济研究, 2019, 54 (08) :71-86
[4]   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决策的影响——基于CHFS2013的实证分析 [J].
董晓林 ;
戴月 ;
朱晨露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3) :44-52+146
[5]   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逻辑框架 [J].
杨林 ;
邹江 .
西南金融, 2019, (05) :39-47
[6]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性分析:以江西为例 [J].
廖文梅 ;
童婷 ;
胡春晓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9, 18 (02) :255-265
[7]   中国家庭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影响 [J].
尹志超 ;
彭嫦燕 ;
里昂安吉拉 .
管理世界, 2019, 35 (02) :74-87
[8]   乡村振兴战略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J].
贾晋 ;
李雪峰 ;
申云 .
财经科学, 2018, (11) :70-82
[9]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J].
易行健 ;
周利 .
金融研究, 2018, (11) :47-67
[10]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J].
张挺 ;
李闽榕 ;
徐艳梅 .
管理世界, 2018, 34 (08) :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