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

被引:218
作者
李炳元 [1 ]
潘保田 [2 ]
韩嘉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理系
关键词
中国; 陆地基本地貌类型; 划分及其指标; 起伏高度形态; 海拔高度分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2 [构造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是地表最基本的地貌形态,这些名称不仅为专业领域广泛引用,也为普通人所知晓。近100年来多种地貌分类方案中都涉及这些地貌类型名称,有的称其为地貌"基本形态"。由于每种地貌形态都不仅包含形态特征,而且还有一定的成因意义,因此应称其为基本地貌类型。通过对已有的基本地貌分类及其划分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认为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按照起伏高度和海拔高度两个分级指标组合来划分的原则符合起伏复杂、多台阶中国地貌的基本特点。在传统的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分类的基础上,按起伏高度对山地进一步细分,即划分平原、台地、丘陵(<200m)、小起伏山地(200~500m)、中起伏山地(500~1000m)、大起伏山地(1000~2500m)和极大起伏山地(>2500m)等7个基本地貌"形态"。本文对前人以现代雪线、多年冻土下线和森林上线高度为依据确定地貌面海拔高度的分级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由于它们的海拔高度在全国各地存在巨大差异,我们认为海拔高度等级指标并不符合中国实际。通过全国重点地区1∶500000地形图山地顶面海拔高度分布和1∶1000000国家数字高程模型(DTM)数据库编制的中国地面高程分布图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应以1000m,2000m,4000m和6000m作为划分低海拔(<1000m)、中海拔(1000~2000m)、亚高海拔(2000~4000m)、高海拔(4000~6000m)和极高海拔(>6000m)地貌海拔高度分级指标。根据7个地貌起伏高度形态和5个海拔高度等级,将全国组合成从低海拔平原至极大起伏极高山28个基本地貌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简明中国冰川目录.[M].施雅风主编;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编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2]  
中国冻土.[M].周幼吾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3]  
地貌制图.[M].苏时雨;李钜章编著;.测绘出版社.1999,
[4]  
中国冰川概论.[M].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1988,
[5]  
地貌制图研究文集.[M].中国1:100万地貌图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编.测绘出版社.1986,
[6]  
中国地质学.[M].李四光原撰;张文佑编译;.正风出版社.1952,
[7]   中国山地垂直带信息图谱的探讨 [J].
张百平 ;
周成虎 ;
陈述彭 .
地理学报, 2003, (02) :163-171
[8]   中国地貌形态基本类型数量指标初探 [J].
李钜章 .
地理学报, 1982, (01)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