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特征及当前地震活动形势

被引:208
作者
邓起东
程绍平
马冀
杜鹏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巴颜喀喇断块; 地震丛集; 主体活动区; 全球地震活动高潮; 当前地震活动形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5 [地震活动性、地震区域划分];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青藏高原是我国现代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自有地震记录以来,在高原内记录到多达18次8级以上巨大地震和100余次7~7.9级地震,它们均发生在喜马拉雅板块边界构造带和板内断块区及其次级断块的边界活动构造带上.自1900年有地震仪器记录以来,青藏高原曾经历了3次地震活动丛集高潮,即1920—1937年,1947—1976年和1995—现在.在每次地震活动丛集期都形成以8级地震为核心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系列,它们分别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海原—古浪地震系列、50一70年代察隅一当雄地震系列和20世纪末期以来昆仑汶川地震系列.每一个地震系列都有自己的主体活动区,最新的昆仑一汶川地震系列的主体活动区为巴颜喀喇断块.青藏高原地震活动高潮与全球Mw≥8.0巨大地震活动高潮紧密相关,昆仑一汶地震系列与自2001年至今的全球最新地震活动高潮相对应,它们反映了两者的动力学联系.经过详细对比研究认为,它们至今均仍在延续之中,全球板块边界构造带8~9级地震和板内大陆断块区的7~8级地震都仍在连续发生.研究了全球和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关系及青藏高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了该区当前地震活动的总体形势,评价了其近期地震危险性,提出了加强地震监测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025 / 204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7.0级地震介绍 [J].
刘杰 ;
易桂喜 ;
张致伟 ;
官致君 ;
阮祥 ;
龙锋 ;
杜方 .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 (04) :1404-1407
[2]   巴颜喀喇断块边界断裂强震活动分析 [J].
高翔 ;
邓起东 .
地质学报, 2013, 87 (01) :9-19
[3]   一次全球性新的地震活动高潮 [J].
邓起东 .
地震地质, 2012, 34 (04) :545-550
[4]   帕米尔高原1895年塔什库尔干地震地表多段同震破裂与发震构造 [J].
李文巧 ;
陈杰 ;
袁兆德 ;
黄明达 ;
李涛 ;
余松 ;
杨晓东 .
地震地质, 2011, 33 (02) :260-276
[5]   2008年于田MS7.3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属性讨论 [J].
徐锡伟 ;
谭锡斌 ;
吴国栋 ;
陈建波 ;
沈军 ;
方伟 ;
宋和平 .
地震地质, 2011, 33 (02) :462-471
[6]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 [J].
邓起东 ;
高翔 ;
陈桂华 ;
杨虎 .
地学前缘, 2010, 17 (05) :163-178
[7]   青海玉树MS7.1地震两个典型地点的地表破裂特征 [J].
孙鑫喆 ;
徐锡伟 ;
陈立春 ;
谭锡斌 ;
苏桂武 ;
王继 ;
李智敏 ;
张晓清 .
地震地质, 2010, 32 (02) :338-344
[8]   断块构造、活动断块构造与地震活动 [J].
邓起东 ;
高翔 ;
杨虎 .
地质科学, 2009, (04) :1083-1093
[9]   关于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思考 [J].
邓起东 .
地震地质, 2008, 30 (04) :811-827
[10]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