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强度的评估方法及应用——基于综合灾情指数的研究

被引:24
作者
程立海 [1 ]
唐宏 [2 ,3 ]
周廷刚 [1 ,4 ]
张露 [2 ,5 ]
张敏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4] 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综合灾情指数; 自然灾害; 评估; 汶川地震;
D O I
10.13577/j.jnd.2011.0108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通常表现在多个方面,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估自然灾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灾情因素,最终才能得到灾害的总体评估结果。综合灾情指数(SDI)是对一系列灾情评价因子进行归一化、加权求和,这样得到的定量化的灾害评估指数,能够综合反映灾情信息。阐述了具有通用性的综合灾情指数,并设计开发了综合灾情指数工具,该工具包括评价因子、设置权重、规范化灾情指数和综合灾情指数4个模块。以汶川地震为例,利用综合灾情指数工具,对地震重灾区的灾害强度进行了综合评估。通过分析评估结果,综合灾情指数的分布真实地反映了受灾的严重程度,显示出该工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湖南省山洪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及安全减灾研究——以2006年衡阳市山洪灾害为例 [J].
刘兰芳 ;
邓美容 ;
廖梦思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 (10) :5-10+179
[2]   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 [J].
黄崇福 .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05) :41-50
[3]   50年来上海市台风灾害分析及预评估 [J].
孟菲 ;
康建成 ;
李卫江 ;
吴涛 ;
王甜甜 ;
安琰 .
灾害学, 2007, (04) :71-76
[4]   多种灾情预测模型的研究──2001年后上海市热带气旋灾情预测 [J].
茆会勇 ;
张相庭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2) :73-78
[5]   热带气旋灾情的预测及评估 [J].
樊琦 ;
梁必骐 .
地理学报, 2000, (S1) :52-56
[6]   洞庭湖区洪涝灾情评估与分析 [J].
毛德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3) :46-53
[7]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 2006
[8]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M]. 科学出版社 , 陈正江,汤国安,任晓东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