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大都市的空间形态看上海的人口与发展

被引:15
作者
诸大建
机构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空间形态; 人口发展; 上海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 [总体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上海的人口与发展问题需要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进行战略思考。本文从上海与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带的空间形态展望上海未来20~30年间的人口发展,提出三点思考:一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经济能量来看上海的人口,无论就全市域的人口密度、人口和经济占全国的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来看,相比纽约、东京等大城市都有待提高。二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分布来看,上海人口的布局需要大幅度降低外环线以内城市中心的密度,而增加郊区城市化地区的密度。三是从现代化大都市的人口素质来看,应该认识到由城市交通、环境质量等反映出来的所谓“城市病”并不与城市规模正相关,而是与城市管理与人口素质正相关。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关键是要通过良好的规划与管理减少环境不友好的城市空间、减少环境不友好的社会行为、转化环境不友好的城市人口、控制环境不友好的城市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95 +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上海城市人口布局优化研究 [J].
彭震伟 ;
路建普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2) :21-26+79
[2]   大都市伸展区:全球化时代中国大都市地区发展新特征 [J].
顾朝林 ;
于涛方 ;
陈金永 .
规划师, 2002, (02) :16-20
[3]   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演化与上海大都市增长 [J].
陶松龄 ;
甄富春 .
城市规划, 2002, (02) :43-48
[4]   城镇群建构分析与实例 [J].
王宁 ;
邵波 ;
陈勇 ;
胡庆钢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12-16+79
[5]   城市规划对全球经济变化的回应:以东京为例 [J].
Asato Saito ;
Andy Thornley ;
张雯 .
国外城市规划, 2001, (06) :16-20+0
[6]   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 [J].
王德 ;
刘锴 ;
耿慧志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5) :38-44+79
[7]   巴黎大区总体规划 [J].
邹欢 .
国外城市规划, 2000, (04) :17-20
[9]   东京大城市圈的形成、问题与对策─—对北京的启示 [J].
谭纵波 .
国外城市规划, 2000, (02) :8-11+43
[10]  
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M].(英)保罗·贝尔琴(PaulN.Balchin)等著;刘书瀚;孙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