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法衔接”中的有效监督机制——从环境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切入

被引:56
作者
赵旭光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两法衔接”; 环境犯罪追诉; 监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106 ;
摘要
国家对"两法衔接"不畅的解决已经持续十几年,但都无太大成效。在环境犯罪追诉中,此问题颇具代表性。数据表明,环境领域的执法向刑事司法的移送以及刑事立案环节都存在严重的"断裂",其中监督失灵是重要原因:对行政执法向刑事司法的移送监督失灵,对环境犯罪的刑事司法追诉同样监督失灵。构建"两法衔接"中的有效监督机制,应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借助行政监察,建立和恢复在环境执法到司法移送环节的监督;赋予检察机关实质意义上的监督权,做实环境犯罪追诉环节的监督;构建检察监督与人大监督的衔接机制,回归民主监督。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查办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检察机关破冰前行.[N].徐日丹;.检察日报.2014,
[2]  
4月以来 我省43人因环境犯罪被批捕.[N].段丽茜;.河北日报.2013,
[3]  
环境犯罪定罪分析与思考.[M].赵红艳; 著.人民出版社.2013,
[4]  
危害环境罪的理论与实务.[M].杨春洗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论美国的民主.[M].[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
[6]   论我国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重构——以近年来我国三起水污染事故为例 [J].
唐秋慧 ;
霍文宇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02) :74-79
[7]   职务犯罪实名举报问题研究 [J].
徐飞行 .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4, 26 (01) :129-137
[8]   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 [J].
张建升 ;
元明 ;
杨书文 ;
王灿发 ;
王秀梅 ;
金园园 ;
陈效 .
人民检察, 2013, (13) :41-48
[9]   环境犯罪的行政从属性之批判 [J].
赵星 .
法学评论, 2012, 30 (05) :129-133
[10]   我国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方法之综合运用 [J].
唐双娥 .
法学论坛, 2012, 27 (05)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