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开放、要素禀赋与环境质量:基于我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傅京燕 [1 ]
周浩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PHH; FEH; 污染强度; 污染人均排放量;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0.08.012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近年来有关贸易与环境的研究围绕着污染避难所假说(PHH)和要素禀赋假说(FEH)逐步展开。本文以我国省际层面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细致的实证研究,检验贸易开放和经济增长是否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进。分别使用衡量环境质量的两个指标(污染强度和人均污染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1998-2006年期间30个省份(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污染强度的回归结果支持PHH但不支持FEH,即一个地区较高的相对人均收入使污染强度较低,一个地区较高的相对人均资本使污染强度较低。人均污染排放量的回归结果既不支持PHH也不支持FEH,即一个地区较高的相对人均收入使污染强度较高,一个地区较高的相对人均资本使污染强度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联立方程的估计 [J].
陈红蕾 ;
陈秋峰 .
产业经济研究, 2009, (03) :29-34
[2]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基于我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 [J].
郭红燕 ;
韩立岩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 (03) :5-11
[3]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
[4]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9—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 [J].
于峰 ;
齐建国 ;
田晓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36-44
[5]  
FDI and the Capital Intensity of “Dirty” Sectors: A Missing Piece of the Pollution Haven Puzzle[J] . Matthew A.Cole,Robert J. R.Elliott.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5 (4)
[6]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ime Series Evidence and Cross Section Test[J] . Xinpeng Xu.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