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传播研究的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探析

被引:31
作者
吴飞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2]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社会学; 公共传播学; 公民社会; 传播学;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2.05.018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传播学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专业传播学、批判传播研究、政策传播研究和公共传播研究。但长期以来,公共传播研究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在社会转型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激烈。要想改善公民的社会生活,传播学家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从梅迪尔新闻学院改名看美国传统新闻教育的变化 [J].
常江 .
中国记者, 2011, (05) :110-111
[2]   从“学术工人”到“传道者”——麦克·布洛维的学术转向与价值关怀 [J].
胡勇慧 ;
赵万里 .
学术交流, 2011, (02) :120-126
[3]   也谈公共社会学 [J].
李钧鹏 .
社会科学论坛, 2011, (01) :60-64+70
[4]   公共的张力:从拯救社会学到公共社会学 [J].
陈文江 ;
何祎金 .
国外社会科学, 2009, (03) :19-24
[5]   传播学研究的自主性反思 [J].
吴飞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 (02) :121-128
[6]   试谈我国社会学的公共转向 [J].
王晓斌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2) :74-75
[7]   社会学的公共关怀和道德担当——评介麦克·布洛维的《公共社会学》 [J].
闻翔 .
社会学研究, 2008, (01) :224-233
[8]   公共社会学 [J].
麦可·布洛维 ;
郑翔 .
社会, 2007, (01) :192-200
[9]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3) :5-16
[10]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上) [J].
苏国勋 .
国外社会科学, 2003, (03)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