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仿真手法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杨华元
钟小红
刘堂义
蒯乐
高明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捻转手法; 血压; 心肌血管紧张素;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8.03.010
中图分类号
R245.311 [];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通过针刺手法仿真系统,以不同刺激量参数的捻转手法刺激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比较其降压效应及对心肌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的影响,为针灸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探索最佳针刺刺激参数,同时为针刺手法量化和规范化研究提供思路。方法:33只SHR随机分为轻刺激组(n=8)、中刺激组(n=8)、重刺激组(n=8)、模型组(n=9),另设8只正常动物组。采用PowerLab无创尾动脉血压测定分析系统对大鼠进行血压测定,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AngⅡ含量的变化。轻、中、重3种刺激参数旋转角度和频率分别为:144°、75次/min,255°、111次/min,360°、140次/min。结果:轻刺激量捻转手法与中刺激量捻转手法均有显著抑制血压上升的作用(P<0.01),而重刺激量捻转手法抑制血压上升的效果不明显(P>0.05),SHR模型组的血压3周后显著升高(P<0.01)。同时发现,各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AngⅡ水平仍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量化参数的捻转手法的针刺效应具有差异性,针刺治疗的效果与手法参数的量化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同时提示针刺治疗高血压可能与AngⅡ无明显相关性,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法对血虚证大鼠红细胞计数的影响 [J].
睢明河 ;
周宇姝 ;
马文珠 ;
马惠芳 ;
王朝阳 ;
于天源 .
针刺研究, 2004, (03) :213-216
[2]   SHR大鼠病理特性测定研究 [J].
姚一康 ;
杨伟敏 ;
严国锋 ;
丁隽 ;
顾德官 ;
尹松林 .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3, (02) :75-78
[3]   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J].
王侠 ;
邹旭 ;
李琼 ;
李松 .
实用医学杂志, 2003, (05) :565-566
[4]   针刺开“四关”加百会穴温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J].
冯国湘 ;
吴清明 .
中国针灸, 2003, (04) :6-8
[5]   针刺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J].
朱宇丹 ;
张毅明 .
上海针灸杂志, 2003, (02) :34-34
[6]   针刺“足三里”对高血压大白鼠的降压作用 [J].
潘克英 ;
胡继鹰 .
针刺研究, 2000, (03) :198-199
[7]   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效应研究 [J].
许能贵,梁兴伦 .
中国针灸 , 1997, (08) :493-496+512
[8]   电刺激足三里穴下腓深神经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J].
谢桂珍 ;
朱大年 ;
李鹏 .
上海针灸杂志, 1997, (02) :34-35
[9]   不同针刺参数效应差异的国内研究概况 [J].
陈凌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 (01) :11-12+15
[10]   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研制及手法受力分析 [J].
杨华元 ;
夏锦杉 ;
顾训杰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4, (02) :37-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