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纠纷调解中的公平建构与公平逻辑

被引:27
作者
王汉生 [1 ]
王迪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纠纷; 调解; 人民调解; 公平原则;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2.02.006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本文以当代农村的调解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在不同的纠纷类型和不同的情境中,纠纷的公平解决是如何达成的,以及背后遵循着怎样的公平原则。本文发现:维持人际关系延续的调解目标,调解人的角色定位、道德背景及其权威性,调解过程中包括上门调解等多种调解技巧和策略的运用,以及符合农村社会人们所普遍认可的公平提案等,是影响纠纷调解协议即公平达成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关系维系、公平的关系性以及综合性等,是中国农民公平观的重要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98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宋村的调解.[M].董磊明; 著.法律出版社.2008,
[2]  
小镇喧嚣.[M].吴毅;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M].郑也夫; 沈原; 潘绥铭; 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  
中国乡村研究.[M].黄宗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M].王汉生;杨善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  
调解、法制与现代性.[M].强世功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7]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范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300-03487-X
[8]  
送法下乡.[M].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  
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M].黄宗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