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

被引:103
作者
施雅风
汤懋苍
马玉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东亚环境变化; 亚洲季风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于 2 5~ 1 7Ma前第二期强烈隆升即相当于喜马拉雅运动的二期 ,所达到高度与宽度 ,足以改变环流形势 ,它和同时期热带太平洋的变暖 ,南极冰盖出现后越赤道气流增强 ,亚洲东缘、东南缘边缘海盆的扩大、亚洲大陆的向西伸展、副特提斯海的萎缩等因素结合 ,共同加强了大陆与大洋的热力差别和动力作用 ,孕育了以夏季风为主的亚洲季风系统 ,替代东亚地面老第三纪的行星风系 ,导致东亚干旱草原带大收缩与湿润森林带大发展等的重大环境变化 .其具体出现时间 ,在高原东北边缘的临夏剖面为 2 1 8MaBP .植被从疏林草原转变为森林 .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青藏高原隆升和夷平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 [J].
董文杰 ;
汤懋苍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1) :65-69
[2]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295
[3]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气候与地形演变 [J].
王建 ;
席萍 ;
刘泽纯 ;
江永进 .
地质论评, 1996, (02) :166-173
[4]   一个新的划分第四纪的标志──高原季风演变的地质环境后果 [J].
汤懋苍,刘晓东 .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82-88
[5]   酒西盆地、酒东盆地第三系磁性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J].
黄华芳 ;
彭作林 ;
卢伟 ;
郑建京 .
甘肃地质学报, 1993, (01) :6-16
[6]  
青海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地质环境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 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