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漫岗黑土区浅沟侵蚀发育特征

被引:25
作者
胡刚 [1 ,2 ,3 ]
伍永秋 [3 ]
刘宝元 [3 ]
郑秋红 [3 ]
张永光 [3 ]
魏欣 [3 ]
机构
[1] 济南大学城市发展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源土壤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浅沟; 侵蚀特征;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4.011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沟道恶性扩张,已成为导致该区土地退化主要原因之一。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和传统方法测量浅沟形态参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计算流域尺度的沟蚀现状,分析东北黑土区浅沟侵蚀发育特征,并对比分析其与黄土高原浅沟侵蚀发生的地貌因子之间的异同。研究表明,研究区浅沟分布密度0.56~0.93 km/km2,年侵蚀模数达到118~199 m3/km2,浅沟破坏面积占流域面积比例达0.11%0.19%,浅沟沟壑密度已经达到中度和强度侵蚀,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区浅沟的临界汇水面积大于黄土高原,分布的临界坡度小于黄土高原,这主要由黑土区坡长坡缓的特点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与粮食安全 [J].
刘兴土 ;
阎百兴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01) :17-19
[2]   东北漫岗黑土区切沟侵蚀发育特征 [J].
胡刚 ;
伍永秋 ;
刘宝元 ;
郑秋红 ;
张永光 ;
刘洪鹄 .
地理学报, 2007, (11) :1165-1173
[3]   东北漫岗黑土区地形因子对浅沟侵蚀的影响分析 [J].
张永光 ;
伍永秋 ;
刘洪鹄 ;
刘宝元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1) :35-38+49
[4]   黄土陡坡裸露坡耕地浅沟发育过程研究 [J].
郑粉莉 ;
武敏 ;
张玉斌 ;
丁晋利 .
地理科学, 2006, (04) :4438-4442
[5]   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浅沟和切沟发生的地貌临界模型探讨 [J].
胡刚 ;
伍永秋 ;
刘宝元 ;
张永光 ;
魏欣 .
地理科学, 2006, (04) :4449-4454
[6]   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 [J].
刘宝元 ;
张科利 ;
焦菊英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45-350
[7]   瓦背状浅沟分布特征分析 [J].
姜永清 ;
王占礼 ;
胡光荣 ;
郝小品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02) :182-185
[8]   黄土丘陵区退耕上限坡度的研究论证 [J].
唐克丽 ;
张科利 ;
雷阿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02) :200-203
[9]   黄土高原坡面浅沟侵蚀特征值的研究 [J].
张科利 ;
唐克丽 ;
王斌科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2) :8-13
[10]   黄河中游黄土丘陵区的沟谷类型 [J].
陈永宗 .
地理科学, 1984, (04) :3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