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被引:54
作者
殷民娥
机构
[1]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主体关系; 系统构建;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17.06.008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乡村治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治理主体则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构成。近年来,学术界围绕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治理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本文着重从乡村治理主体的角度展开分析,通过对乡村治理多元主体的考察,结合现实中乡村治理主体面临的困局,认为必须将乡村治理的多元主体,采取系统化的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和成效。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研究.[D].刘延亮.东北大学.2010, 04
[2]   “媒介场域”:乡村传播媒介的分析视域——以东北J村为例 [J].
刘展 ;
姚君喜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 37 (01) :184-187
[3]   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双重转型 [J].
李勇华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12) :76-81+75+157
[4]   从“失落”的村民自治迈向有效的协同共治——基于金华市乡村治理创新实践分析 [J].
鲁可荣 ;
金菁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7 (03) :57-66
[5]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J].
王春光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 (03) :44-55
[8]   关于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的分析 [J].
张艳娥 .
农村经济 , 2010, (01) :14-19
[10]   建构“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得实惠”的乡村治理机制 [J].
徐勇 .
理论学刊, 2007, (04) :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