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中国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中膜厚度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42
作者
冯雪茹 [1 ]
张婧薇 [1 ]
刘梅林 [1 ]
李雪迎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治疗结果; 瑞舒伐他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4 [颈动、静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中国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美国Pubmed、荷兰EMBase、美国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末次检索日期为2013年1月31日。纳入中英文的瑞舒伐他汀与安慰剂或其他他汀类药物比较颈动脉IMT的中国人群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8篇, 包括1 392例患者。瑞舒伐他汀与安慰剂和(或)空白对照对比的分析显示, 随访6~8个月和12个月时, 瑞舒伐他汀组与对照组IMT差值分别为0.31 mm(95%CI 0.14~0.49, P<0.01)和0.16 mm(95%CI 0.05~0.27, P=0.005);汇总后的IMT差值为0.28 mm(95%CI 0.14~0.42, P<0.01)。与其他他汀类药物比较, 瑞舒伐他汀组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组的IMT均数差值为0.06 mm(95%CI 0.04~0.08, P<0.01)。肝酶、肌酶升高和肌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30%(19/825)、0.73%(6/825)和0.61%(5/825)。结论瑞舒伐他汀降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颈动脉IMT, 安全性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J].
窦萍 ;
张淑敏 ;
李强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 (24) :2963-2964
[2]   降压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J].
梁君 ;
孙纪荣 ;
陈阿娣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 (12) :1982-1983
[3]   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效果观察 [J].
赵素荣 .
中国综合临床, 2012, (10) :1064-1066
[4]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J].
黄胜立 .
中国药房, 2012, 23 (36) :3419-3420
[5]   瑞舒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J].
桂元 ;
陈苏 .
疑难病杂志, 2012, 11 (08) :588-590
[6]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J].
黄永阳 ;
杨小冶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0) :2206-2207
[7]   瑞舒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J].
奚惠娟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2, 25 (02) :132-134
[8]   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J].
李大庆 .
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 (07) :41-42
[9]   瑞舒伐他汀与拉西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J].
赵静茜 ;
晋万强 .
临床医学, 2012, 32 (03) :9-11
[10]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J].
杨占礼 .
临床医学, 2012, (02)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