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半乳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拟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14
作者
邢玉芝
杨玲麟
林洪
胡火珍
王有为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D-半乳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衰老;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29 [人体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1 ;
摘要
目的探讨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衰老后的形态学及生物学变化情况。方法取3只2月龄SD大鼠MSCs分离培养至第3代,一部分置于含8g/LD-gal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第6代作为诱导组;另一部分在原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第6代作为对照组,并作表型鉴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加入8g/LD-gal后4d内细胞周期的分布变化。两组MSCs培养7d并绘制生长曲线,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结构变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方法检测其衰老后的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诱导组MSCs镜下呈典型的衰老细胞形态;对照组MSCs形态均匀,长势良好。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加入D-gal诱导后90%MSCs停留在G0/G1期,而S期和G2/M期MSCs趋于消失,并随诱导时间延长趋势越明显;对照组MSCs各期比例正常。MSCs生长曲线示诱导组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诱导组约85%呈β-半乳糖苷酶阳性染色,对照组染色为阴性。单细胞凝胶电泳示诱导组MSCsDNA有拖尾现象,对照组MSCs无DNA损伤。结论D-gal对SD大鼠MSCs的老化具有诱导作用,初步推断8g/L为最适浓度,为研究MSCs衰老提供了较好的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人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与体外成骨研究 [J].
曹聪 ;
董英海 ;
董宇启 ;
路丽明 ;
崔磊 ;
刘伟 ;
曹谊林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5, (08) :642-647
[2]   正常人表皮细胞老化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研究 [J].
蔡霞 ;
张鹏 ;
唐胜建 ;
杨彪炳 ;
牟少春 ;
鞠晓燕 .
解剖科学进展, 2004, (04) :292-294+297
[3]   D-半乳糖诱导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衰老 [J].
吉瑞瑞 ;
张健 ;
王士雯 ;
廖旭东 ;
陈兰英 .
科学通报, 2003, (06) :575-581
[4]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单细胞DNA损伤 [J].
杨建一 ;
彭芸 ;
李莉 .
山西医药杂志, 2002, (05) :400-402
[5]   骨髓基质干细胞作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 [J].
孔清泉 ;
项舟 ;
杨志明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2, (04) :277-280
[6]   衰老的生物学标志 [J].
马宏 ;
张宗玉 ;
童坦君 .
生理科学进展, 2002, (01) :65-68
[7]   APP17肽对D-半乳糖性脑老化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神经元NT-3、NGF表达的影响 [J].
王晶 ;
姬志娟 ;
赵志炜 ;
赵咏梅 ;
盛树力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 (06) :66-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