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新解释

被引:34
作者
胡乃武
罗丹阳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中介; 融资约束;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06.10.007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金融中介的规模效应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其在节约交易成本、有效控制风险方面占据优势。然而,面对中小企业私人化、多样化且信息严重封闭的融资需求,金融中介的规模却出现失效:中小企业信息无法进行标准化生产、交易和传递;金融中介的大规模生产面对中小企业小规模需求的“规模不经济”;金融中介的标准化金融产品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多样化融资需求;金融中介非人格化的角色定位有可能加重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等。笔者认为,强制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可能有违经济学理论,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应更多地关注由中小企业主导的、内生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组织和融资形式的成长。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M].张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现代金融中介论.[M].秦国楼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   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 [J].
许崇正 ;
官秀黎 .
金融研究, 2004, (09) :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