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语境下的乡绅概念之界定

被引:13
作者
徐祖澜
机构
[1] 扬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乡绅; 士绅; 绅商; 权绅化; 乡绅社会;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3630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知识、财富和身份是构成乡绅概念的三大核心要素。从明清至民国中期,这三个要素逐渐发生演变。知识要素从明清时期的功名发展为清末民国时期的学识,此为表层的显性要素。财富作为乡绅概念的更深层次要素,是乡村知识分子成为乡绅的物质基础,且伴随着清末民初的绅商对流,财富要素的比重有所上升。身份是乡绅概念的根本性要素,明清时期的乡绅为建构一个乡村共同体而扎根于乡土,在与国家权力的博弈中谋求一种合作共治的乡村治理状态,但清末以降,绅权的乡村根基转为国家授权,而乡绅"劣化"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性话语,民国中期以后则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乡绅。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4]   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 [J].
贺跃夫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03) :75-82
[5]  
革命与反革命.[M].王奇生;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  
失范与重构.[M].李巨谰;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  
中国绅士.[M].费孝通著;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9]  
《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M].顾鸣塘著;.商务印书馆.2005,
[10]  
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M].林文勋;谷更有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