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产业政策的作用重点转移到生产要素

被引:10
作者
黄少安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产业质量;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要素结构; 要素升级; 产业政策作用重点转移;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9.09.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认为,"政府是否需要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是一个伪问题。中国政府实施的旨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质量的产业政策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对理论的误解:一是混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概念,导致各级政府和大小经济体都朝着同一方向和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恶性竞争并造成资源浪费;二是不理解"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内生于生产要素的结构和质量"这一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而使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时与市场机制错位,产业政策作用的重点错误地置于产业、企业和产品,而不是生产要素的结构和质量,甚至讨论"政府是否有必要和有可能实施产业政策"这样的伪问题。我们的建议是,把政府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质量的产业政策作用的重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上来:一是政府应保护自然要素、提高自然要素质量和利用效率并保障可持续利用;二是政府应直接或间接地积累公共物质资本,主要是投资建设各类公共基础设施;三是政府应通过加强教育和优化教育结构,积累人力资本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有意识地把国家的教育政策与产业政策对接起来,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普惠化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逐步改革现有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让职业教育走市场化和社会化道路;四是政府应优化科学技术投入结构,强化技术资本积累。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山东经济结构调整的维度和重点 [J].
黄少安 .
东岳论丛, 2013, 34 (12) :5-12
[2]  
新结构经济学.[M].林毅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78-7-301-2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