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多样性和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卉 [1 ]
詹宇波 [2 ]
周凯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3]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共同集聚; 产业内集聚; 外部性;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旨在实证检验中国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本文通过构造国民经济产业分类标准C门类制造业中类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产业内集聚指数等作为解释变量,同时控制专业化指数和企业规模来计量和解释不同产业集聚结构对劳动生产率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内集聚和产业间集聚都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的表现是不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J].
罗勇 ;
曹丽莉 .
统计研究, 2005, (08) :22-29
[3]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J].
吴学花 ;
杨蕙馨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0) :36-43
[4]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白重恩 ;
杜颖娟 ;
陶志刚 ;
仝月婷 .
经济研究, 2004, (04) :29-40
[5]   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 [J].
文玫 .
经济研究, 2004, (02) :84-94
[6]   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J].
范剑勇 ;
杨丙见 .
经济研究, 2002, (08) :66-73+95
[7]  
Global Income Divergence,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s[J] . Richard E. Baldwin,Philippe Martin,Gianmarco I. P. Ottaviano.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