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间期对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LVEF、NT-proBNP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弓琦 [1 ]
吕吉元 [2 ]
王睿 [2 ]
王瑞华 [2 ]
王群 [2 ]
王彩霞 [2 ]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2]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关键词
双腔起搏器; AV间期; 左室射血分数; N-末端脑钠肽前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7 [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不同AV间期起搏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植入双腔起搏器并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30例,设置11个AV间期(150ms、170ms、190ms……350ms),记录不同AV间期下的LVEF,找出最佳AV间期。分为研究组(AV间期调为最佳AV间期)15例,对照组(AV间期为出厂默认AV间期)15例,于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记录LVEF、NT-proBNP。结果 AV间期自150ms开始增至210ms230ms时,LVEF随AV间期的延长而增大,在AV间期210ms230ms时达到最大,达峰值后又逐渐下降,LVEF在AV间期<210 ms及>230 ms时较AV间期210ms230ms时降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LVEF、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LVE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NT-proBN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不同AV间期可影响LVEF;将AV间期调至最佳AV间期有利于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心室自身优先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双腔起搏器术后心室起搏比例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J].
胡春阳 ;
阳海红 ;
葛慧娟 ;
郭英杰 .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3) :419-421
[2]   房室延迟对舒张功能不良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J].
薛聪 ;
纪阳 ;
赵青 ;
蔡尚郎 ;
孙品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2, (03) :211-213
[3]   VVI及DDD起搏术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J].
谢进 ;
李欣 ;
胡钢 ;
许臣洪 ;
杨克平 .
微循环学杂志, 2012, 22 (01) :62-63+67+6+10
[4]   病窦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术后房室传导方式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J].
敬锐 ;
王雅洁 ;
林文华 .
山东医药, 2012, 52 (01) :70-72
[5]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J].
黄峻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 (03)
[6]   不同房室间期对永久起搏器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张冬荣 ;
王冬梅 ;
臧红云 ;
于海波 ;
韩雅玲 ;
张青松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9, 23 (06) :556-556
[7]   双腔起搏房室延迟优化对心功能及血浆B型钠尿肽的影响 [J].
黄海燕 ;
陈晓于 .
实用医学杂志, 2007, (13) :2007-2008
[8]   双腔起搏器不同房室延迟时心功能及QT间期的变化 [J].
薛迪中 ;
廖德宁 ;
王小涛 ;
牛晓萍 ;
张家友 ;
顾兴建 ;
吴宗贵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 (06) :45-47
[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房室传导延迟患者心房按需起搏与房室同步起搏模式左心功能的超声评价 [J].
陈晓栋 ;
许迪 ;
陆凤翔 ;
王璎瑛 ;
陈莉 ;
雍永宏 ;
张荣 ;
廖铭扬 ;
曹克将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7, (11)
[10]  
Toward Physiological Pacing: Optimization of Cardiac Hemodynamics by AV Delay Adjustment[J] . I. ELIOVSYSHCHER. Pacing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