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结构效应与空间效应——对“克鲁格曼假说”的检验

被引:25
作者
王业强 [1 ]
魏后凯 [2 ]
蒋媛媛 [3 ]
机构
[1] 财政部科学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区位变迁; 结构效应; 空间效应; “克鲁格曼假说”;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9.07.005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当中,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通常会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地区的经济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克鲁格曼假说"认为经济一体化将导致地区专业化水平提高和经济活动更加集中,但有研究认为专业化和地理集中并不始终同时出现。本文采用偏移份额模型将中国地区制造业增长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通过两种非参数方法对产业活动的空间效应进行分解,试图阐述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制造业区位变迁的内在规律,进而检验"克鲁格曼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地区专业化的度量 [J].
樊福卓 .
经济研究, 2007, (09) :71-83
[2]   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J].
王业强 ;
魏后凯 .
管理世界, 2007, (04) :68-77+171
[3]   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28-34
[4]   地区专业化、产业集中与经济集聚——对我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J].
陈良文 ;
杨开忠 .
经济地理, 2006, (S1) :72-75
[5]   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J].
冼国明 ;
文东伟 .
管理世界, 2006, (12) :18-31
[7]   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区专业化趋势 [J].
蔡昉 ;
王德文 ;
王美艳 .
经济研究, 2002, (09) :24-30+93
[8]   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J].
高飞 .
南京社会科学, 2002, (01) :15-18
[9]  
Spatial shift-share analysis versus spatial filtering: an application to Spanish employment data[J] . Matías Mayor,Ana Jesús López.Empirical Economics . 2008 (1)
[10]   Spatial structure and taxonomy of decomposition in shift-share analysis [J].
Nazara, S ;
Hewings, GJD .
GROWTH AND CHANGE, 2004, 35 (04) :476-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