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38
作者
MAO Yilei
LING PeiRa
Bruce R. Bistrian
Robert J. Smith
机构
[1] 浙扛萧山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 浙扛萧山第一人民医院PN配制室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营养支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R459.3 [饮食疗法、临床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100215 ;
摘要
目的评价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组)、B组(单纯肠外营养组,PN)、C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每组28例.伤后48~72小时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伤后1周时,A、B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优于C组,早期并发症少于C组(P<0.05).2周时三组上述指标虽略有高低,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C组的并发症高于A组(P<0.???????????????????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肠道营养重要性的再认识 [J].
李宁 ;
黎介寿 .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 (01) :3-4
[2]   急性神经性损伤和疾病的经肠营养 [J].
王任直 ;
连伟 ;
任祖渊 ;
苏长保 ;
张思源 .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 (01) :42-45
[3]   早期胃肠外营养对重症脑外伤预后及氮代谢的影响 [J].
王之敏,惠国桢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5, (06) :344-347+37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