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异与机制分析

被引:75
作者
张荣天
焦华富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形; 效率; 耕地; 改进DEA模型; 时空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科学剖析省际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异及机制,对推进省际耕地资源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该文以中国省域(除港、澳、台)作为研究案例区,从投入和产出2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测度1994—2012年中国省域单元耕地利用效率值;综合利用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关联模型、R/S(rescaled range analysis)分形模型等方法分析省际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分异特征,并通过Tobit回归模型揭示效率时空分异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4—2012年中国省际耕地利用效率DEA最优比例相对较小,空间表征出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北部沿海、东北地区综合效率较高,呈上升发展趋势,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化较相似,而规模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态势;全局上省际耕地利用效率呈现空间正自相关,以空间集聚为主要分布模式;局部上可划分4种类型:H-H(high-high)效率区、H-L(high-low)效率区、L-H(low-high)效率区、L-L(low-low)效率区,其中H-H效率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京津地区,并逐渐向珠三角演化,而L-L效率区主要集聚在中国西北地区;未来省际耕地利用效率将表现出继续增长的分形特征,且增长高值区集聚在中国东部、北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效率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条件是效率发展差异的基础因素,而农户自身特征也会对效率时空分异产生一定冲击;最后,从推动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耕地整理流转、补偿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省际耕地集约利用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基于DEA的乌审旗退耕政策实施效率的多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汪疆玮 ;
蒙吉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 (04) :73-80
[2]   基于能值理论的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分析 [J].
姚成胜 ;
黄琳 ;
吕晞 ;
段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1-12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区域比较 [J].
郇红艳 ;
谭清美 ;
朱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1) :201-213
[4]   湘西多民族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分析 [J].
刘春腊 ;
王鹏 ;
徐美 ;
刘沛林 .
冰川冻土, 2013, (05) :1308-1318
[5]   大渡河上游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J].
花晓波 ;
阎建忠 ;
王琦 ;
张叶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0) :234-244
[6]   基于DEA非有效改进的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 [J].
杨朔 ;
于文海 ;
李世平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10) :62-68
[7]   基于DEA交叉效率模型的湖南省耕地利用动态评价 [J].
胡倞 ;
邓楚雄 ;
范双云 ;
吴晟荣 .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23) :9783-9785
[8]   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J].
李佳 ;
雷国平 ;
柳杨 ;
徐辉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3) :318-324
[9]   对西安市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的分析 [J].
王琴梅 ;
谭翠娥 .
软科学, 2013, 27 (05) :70-74
[10]   基于能值分析的县域耕地利用效益比较研究 [J].
钱玉皓 ;
聂艳 ;
罗毅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 (04) :38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