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树种的林冠降雨特征

被引:38
作者
王彦辉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森林水文; 降雨动能; 林冠截持; 毛竹; 杉木; 刺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本文从机制和数量关系上研究了毛竹、杉木和刺槐人工林的林冠对降雨雨谱和雨滴动能的影响 ,这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森林的水土保持和水文效益的基础。结果表明 ,林冠降雨的雨滴直径 (D ,mm)大小分布即雨谱基本不受空旷地降雨类型和强度的影响 ,表现出相当稳定的特征。当采用F =1-exp(- (10Dα ) n)表示林冠降雨雨谱时 ,毛竹、杉木和刺槐的α值分别为 2 7718、2 5 939、2 5 112 ;n值分别为 1 75 93、1 9175、2 6 12 6。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动能也基本不受林外降雨类型和强度影响。当降落高度足够大从而所有雨滴都能达到终点速度时 ,毛竹、杉木、刺槐的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潜在动能为 2 4 16 3J·m- 2 mm- 1 、2 3 2 14J·m- 2 mm- 1 和2 3 713J·m- 2 mm- 1 ,表现为所研究 3个树种之间的差别很小。本研究建立了依据给定降落高度 (H ,m)计算这3个树种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动能的模型 ,毛竹为ec=2 4 12 9[1-exp(0 .0 0 2 3H2 - 0 .32 5 9H) ],杉木为ec=2 3 2 14[1-exp(0 .0 0 2 5H2 - 0 .34 0 9H) ],刺槐为ec=2 3 713[1-exp(0 .0 0 15H2 - 0 .34 6 7H) ]。林冠降雨单位水体雨滴动能随降落高度降低而减小的程度表现为在 0~ 5m范围内最强烈 ;在 5~ 10m范围内较明显 ;在 10m以上时则不再很明显。文中还确
引用
收藏
页码:2 / 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几种计算水滴降落速度方法的比较 [J].
雷阿林,张学栋,唐克丽 .
水土保持通报, 1995, (04) :43-47
[2]   江西省大岗山毛竹林水文效应研究 [J].
王彦辉 ;
刘永敏 .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04) :373-379
[3]   不同覆盖度林地和草地的径流量与冲刷量 [J].
罗伟祥 ;
白立强 ;
宋西德 ;
刘天义 ;
马志明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0, (01) :30-35
[4]   华山松林冠层对降雨动能的影响 [J].
雷瑞德 .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2) :31-39
[5]   人工模拟降雨中大粒径雨滴着地速度公式的探讨 [J].
吴魁鳌 .
水土保持学报, 1988, (01) :82-86+81
[6]   陇东黄土地区刺槐林水土保持效益的定量研究 [J].
王彦辉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6, (01) :35-52
[7]   黄土地区降雨特性与土壤流失关系的研究 [J].
王万忠 .
水土保持通报, 1983, (04) :7-13+65
[8]   关于天然降雨和人工降雨的动能计算方法 [J].
徐锐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3) :39-41+23
[9]   雨滴速度计算公式 [J].
牟金泽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3) :42-43
[10]   黄土地区天然降雨雨滴特性研究 [J].
江忠善 ;
宋文经 ;
李秀英 .
中国水土保持, 1983, (03)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