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农牧交错带弃耕地植被的演替规律

被引:43
作者
郑翠玲
曹子龙
赵廷宁
孙保平
丁国栋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弃耕地; 植被演替; 进展演替; 逆行演替;
D O I
10.16843/j.sswc.2005.01.016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农牧交错带不同年限弃耕地为对象 ,研究了不同年限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弃耕地的植被演替一般经历 4个阶段 :1年生杂草阶段、丛生小禾草阶段、多年生根茎禾草阶段和多年生丛生禾草阶段 ;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弃耕年限不是单一的直线关系 ,且随弃耕年限的增加 ,多年生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对不同放牧干扰下弃耕地植被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弃耕地植被演替的第 1、2阶段不宜利用 ,但在弃耕地植被演替的第 3、4阶段 ,可以进行适度利用 ;随着弃耕年限的增加 ,只要不对地表土壤进行破坏 ,弃耕地都会发生进展演替 ,并达到一个偏顶级群落 ,然后又会在放牧干扰下 ,发生逆行演替。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典型草原区撂荒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J].
李永强 ;
许志信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26-31
[2]   草原弃耕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演替情况的调查研究附视频 [J].
许志信 ;
李永强 ;
额尔德尼 ;
李华 .
内蒙古草业, 2002, (03) :10-13
[3]   延安市张梁试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多样性变化 [J].
刘建军 ;
崔宏安 ;
王得祥 ;
夏文辉 ;
杨正礼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03) :8-11
[4]   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对策 [J].
蒋高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2, (03) :13-15
[5]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撂荒恢复规律的研究 [J].
占布拉 ;
张昊 ;
陈世鐄 ;
贾鲜艳 .
中国草地, 2000, (06) :69-70
[6]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形势及治理对策 [J].
石瑞 ;
翟洪 .
内蒙古统计, 2000, (03) :54-55+43
[7]   不同放牧压力下草地微气象的变化与草地荒漠化的发生 [J].
李胜功 ;
赵哈林 ;
何宗颖 ;
常学礼 ;
原圜芳信 ;
大黑俊哉 ;
根本正之 .
生态学报, 1999, (05) :109-116
[8]   草地退化演替研究进展 [J].
孙海群 ;
周禾 ;
王培 .
中国草地, 1999, (01) :52-57
[9]  
糙隐子草群落特点和规律的研究[J]. 陈世,张昊,占布拉,孟君.内蒙古草业. 1995(Z2)
[10]  
太仆寺旗志[M]. -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太仆寺旗志》编纂委员会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