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产与私产之间——公社解体之际的村队成员权及其制度逻辑

被引:30
作者
张佩国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村队成员权; 道德话语; 诉讼策略; 法律实践; 民间法秩序;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6.05.002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公社时期就埋下种子的财产纠纷,特别是村队与家户之间的房产纠纷大量发生,村队成员权的制度逻辑也得以充分呈现。村落传统的亲族关系、家族共财观念、生存伦理和互惠观念,与包含阶级话语、集体主义公平原则的村队新传统,成为村队场境的内在组成部分,而村队成员权恰恰反映了两者紧密结合的制度逻辑,可以概括为“公”、“私”相对化的实践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49+243 +243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村落共同体 [J].
丹乔二 ;
虞云国 .
史林, 2005, (04) :11-22+123
[2]   产权怎样界定——一份集体产权私化的社会文本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社会学研究, 2005, (04) :1-43+243
[3]   二元整合秩序:一个财产纠纷案的分析 [J].
张静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1-19+242
[4]   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相关研究评述 [J].
张佩国 .
开放时代, 2005, (02) :86-94
[5]   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 [J].
黄宗智 .
读书, 2005, (02) :3-14
[6]   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 [J].
申静 ;
王汉生 .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113-148+247
[7]   国家话语的接受与消解——公社视野中的“阶级”与“阶级斗争” [J].
张乐天 .
社会学研究, 2001, (06) :73-85
[8]   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 [J].
折晓叶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3) :66-78
[9]  
传统的发明[M]. - 译林出版社 , (英)E.霍布斯鲍姆(E.J.Hobsbawn), 2004
[10]  
中国家族法原理[M]. - 法律出版社 , (日)滋贺秀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