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被引:36
作者
周志成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创新创业; 教育;
D O I
10.16797/j.cnki.11-5224/c.2011.03.025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决定教育的最后根据是哲学。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角度审视创新创业教育,本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是激发人的创造天性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应是基于个体本位价值取向之上的个体本位、社会本位与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统一,应采取"问题——生活"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培养创造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附视频 [J].
曹剑辉 ;
周合兵 ;
罗一帆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08) :195-198
[2]   面向全体 探索以创新意识培养为主旨的创业教育模式 [J].
张政文 ;
田刚健 .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2) :7-8+15
[3]   创造——人的天性 [J].
张楚廷 .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 2010, (05) :1-1
[4]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J].
张玉敏 ;
郑琳娜 ;
孙静 ;
于涛 .
知识经济, 2010, (04) :155-156
[6]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 [J].
高晓杰 ;
曹胜利 .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07) :91-93
[7]   高等教育生命论哲学观 [J].
张楚廷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4-18
[8]   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辨析 [J].
杨宗仁 ;
许鹏奎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 (03) :26-27
[9]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 [J].
彭云飞 ;
徐循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05) :123-124+128
[10]   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 [J].
朱小蔓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03) :19-20